破局而立:中铁水利信息以“赣州模式”重构“水利小项目”管理范式

来源:中铁水利信息科技 作者:谭春鹏/文 发布时间:2025-06-25 15:07

在东西纵深270公里、南北跨度300公里的赣州,中铁水利信息以宁都项目部为支点,将散落在11个区县的水利项目“碎片化”业务,熔铸成一套高质量的管理体系——“区域化统筹+专业化管护+信息化管理”的“赣州模式”。这不仅是一次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一场从“分散作战”到“统筹推进”的蜕变,实现了“效益提升,价值创造”,赢得了市场认可。

集小统大:区域化统筹破解市场困局。目前公司在赣州开展实施的项目高达21个,涉及宁都县、于都县、石城县、南康区等11个区县,涵盖水库、堤防、农饮标准管理,水库、灌区矩阵管理和数字孪生建设以及视频监控设备、水雨情监测设备、山洪预警设备、国控水资源监测设备运行维护等。过去,“项目多、金额小、跨度大”的现实如同无形枷锁,桎梏着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在单个项目单独开展的模式下,公司需投入较多的管理人员和车辆,管理成本占比高达20%以上。为此,公司以宁都项目部为赣州市大本营,通过推行“1n”管理架构和“小项目集中处理、大项目标准化实施”管理方法,以“化零为整”的区域化统筹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扭转了小项目管理难、利润薄的行业痛点。“1n”管理架构即1名项目经理和多名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统筹项目实施内容和对接业主,统一调度人员与资源,项目负责人协助项目的具体实施。“小项目集中处理、大项目标准化实施”即建立“区域资源池”,将分散在各区县的监测监控设备运行维护、智慧水利项目实施任务等小项目集中打包处理,统一实施;水库、堤防、农饮物业化管理等大项目,通过构建“计划-执行-复盘”动态循环,采取拟定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标准、加强质量监督、建立闭环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开展标准化实施。

精管智护:专业化管护构筑钢铁防线。监测监控数据是判断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公司在赣州地区承接了9个县区的设备运维,包含359个水雨情监测、856个山洪防汛设备、325个监控摄像头,83个国控水资源站点。这些守护江河安澜的“神经末梢”,曾因点多面广陷入“故障发现滞后、维修响应迟缓”的困境。为此,宁都项目部组建了由项目经理、运维专员、应急司机、维修技术人员构成的专业管护小队,以“监测-派单-维修-改良”的全链条机制,编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即运维专员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和智慧水利APP定期检查设备在线情况,并按区域、类型整理成问题台账,项目经理按故障紧急程度进行派单,技术人员接到派单后迅速反映,12小时内解决宁都当地故障问题,1周内覆盖周遍县区。专业化管护的实施,使维修响应速度较传统模式提升2倍,设备在线率提升并保持在99%以上,月设备故障率降低至2%左右,设备维护质量得到各个县区业主的一致好评。同时,针对水库、堤防、农饮等工程出现的险情和项目实施难点,项目部配备了相应的技术力量,能够根据业主需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找到问题根源,独立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预算并指导项目实施。

数字赋能: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智治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和智慧水利APP,如同水利工程的“数字大脑”,实时掌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实现“全要素、全流程、痕迹化、可追溯”管理。项目部利用智慧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水利工程巡检巡查、维修养护、生产项目实施等工作,使每项工作都有迹可循;无论大小,每个项目都会上传施工全过程的水印照片,这些照片都被转化为可追溯的数字足迹,方便项目部检查、掌握施工进度,统筹项目安排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智慧水利平台接入的水位、雨量、流量、渗压、渗流、位移和视频监控等全方位监测数据,向业主展示了水库实时的运行状况,为运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汛期,平台通过分析接入的气象数据,在实时水雨情的基础上,预测未来24小时的水位,在险情到来前提前发出预警,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以点带面:大商务管理推动持续发展。宁都项目部通过“区域化统筹+专业化管护+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赣州区域水利项目“多、散、小”的管理难题,实现了创新管理与降本增效、服务能力水平与业主满意度双提升的目标,为同类区域市场稳固拓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赣州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公司以服务水平和项目质量为基础,强化研发创新,实现了智慧水利与数字孪生等项目的规模化落地,先后承接了赣州市兴国县长冈水库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章贡区大石盘灌区现代化建设、南康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区域建设、龙南市桃江流域现代化建设、龙南市茶坑水库数字孪生及一体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等项目,其中南康区试点水库文峰水库矩阵建设在赣州市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作为亮点工程亮相,得到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赣州模式”以区域化统筹破市场之困、专业化管护筑安全之基、信息化管理开智慧之维,蹚出了一条降本增效、系统赋能的破局之路,重构了“水利小项目”管理范式。中铁水利信息将以“赣州模式”为支点,撬动“水利小项目管理”的全域升级,让数字赋能持续夯实江河安澜的守护根基,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1-2017 通用网址: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1038号

电话/传真:(0791)88309807 邮编:330029 请跟我们联系 email:jsjzx@jxsly.com 赣ICP备120081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