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尽责守江河 闻“旱”而动显担当——水利系统团员青年奏响抗旱青春战歌

来源:江西省水利厅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09 15:04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水利事业的坚实根基,在于日复一日的精细管理与未雨绸缪的认真擘画。在江西水利这片维系着万千生灵命脉的热土上,活跃着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平日里是运行调度的“螺丝钉”,是数据监测的“千里眼”,是工程维修保养的“守护者”,他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将青春热血化作抗旱保供的澎湃激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起坚实的脊梁,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水利团员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一、坚守岗位中展示青春力量

今年7月12日起,我省局部出现重度气象干旱,江河水位持续走低,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省水利厅先后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动员会等,数次召开会商专题研究部署。省水利厅直属机关青年积极响应,踊跃参加24小时值班,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和工作提示,督促各地强化责任落实。省水文监测中心团员青年有的用RTK精准定位坐标,有的操作无人机盘旋掠过茂林,还有的手持长柄柴刀在荆棘丛生的野外作业区开辟出一条条测量通道,尽管衣服被汗水浸透,手臂被荆棘划伤、脖颈晒得脱皮,但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仪器数据与记录本上。他们在连日的“炙烤模式”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初心使命,为抗旱保供贡献了青春力量。

水文青年在李家渡水文站开展历史最低水位流量测验

二、挺膺担当中彰显青春本色

省水科院组织一批水利科技青年团员,积极投入到防旱抗旱工作中,利用自主研发的“江西省旱情综合决策指挥系统”,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将旱情统计数据转化为旱情分布图、旱情形势图、水库干涸分布图等可视化图表,用一张张图表,让复杂的数据“开口说话”。他们紧盯防旱抗旱辅助决策系统研发,从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系统编码到测试部署,让旱情发展趋势一目了然,抗旱决策一键直达,给防旱抗旱装上了“智慧大脑”。他们深入工程一线,开展灌溉供水管网隐患探测,利用管道检测机器人在一条条地下管线中灵活攀爬弯道、识别裂纹渗漏等信息,通过屏幕上的灰度变化预判裂缝位置,从水流声的细微差异中捕捉渗漏征兆,结合实时传回管道内壁影像,精准定位淤积区段与潜在爆管风险点,让每一滴水资源在“看不见的战线”上高效流动。他们一次次加班鏖战,一次次推翻重来,只为将系统的数据汇聚、模型演算做到极致,只为抗旱决策更加科学精准,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挺膺担当,彰显青春“本色”。

省水科院团员青年正在绘制江西省旱情示意图

三、默默奉献中书写青春答卷

 “老营盘灌区一干渠一座小型分水闸突发启闭故障,闸门卡滞导致下游300余亩待插稻田断水,需要你们赶紧过来抢修下。”时间就是速度,效率就是保障。省赣管局团员青年组成的“青锋狸”团队,在接到乡镇抢修求助后,立即奔赴现场。面对齿轮卡着碎石、钢丝绳局部磨损、轨道积着泥沙,仔细排查、找准病灶,分工拆解部件、清理淤堵、更换新钢丝绳,在历经2小时抢修后,随着“嗡”的启动声,闸门缓缓开启,渠水奔涌而入,村民们急得直搓手的心情才得以舒展。省袁管局青年为确保灌区“双抢”期间供水通畅、安全,深入一线对灌区姚圩镇的一处分水涵闸开展巡检养护,通过认真检查启闭机的运行情况,开展除锈润滑、螺杆调试等一系列标准化养护作业,确保启闭设备在高温高负荷下稳定安全运行,将有限的水源输送至袁惠渠灌区的每一亩良田中。省潦管局团员青年,面对潦河灌区部分区域渠道淤堵、水源输送受阻、农田灌溉陷入困境、农户急需用水保障等问题,迅速出动青年突击队,以“巡查-清淤-保灌”为主线开展行动,累计巡查渠道50余公里、清淤20余公里,改善水源输送条件,守护灌区33.6亩农田基本灌溉需求,以实干彰显水利青年担当,获群众认可。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为灌区抗旱保供,在高温“烤”验中书写着别样的青春答卷。

省赣管局团员青年正在抢修机器故障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省水利厅团员青年,正是以日常岗位上的涓滴之功,汇聚成保障水安全的磅礴之力;以抗旱战场上的挺膺之姿,激荡出守护民生福祉的青春强音。旱情终将退去,但水利青年在“如惔如焚”的考验中淬炼出的忠诚、担当、智慧与勇气,已然深深烙印在江河湖库之间,融入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的壮阔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后浪”奔涌,生生不息。我们坚信,这支充满朝气、本领过硬、甘于奉献的水利青年生力军,必将继续在守护安澜、润泽民生的伟大事业中,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书写更加绚烂的水利华章,让“上善若水”的智慧与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永远澎湃向前!

高温仍在持续,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